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赤水“五全体系”巩固脱贫记略
2020-04-09 08:55:53
  • 赤水市被列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贫困地区以来,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以“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之路。2017年,赤水市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方评估,成为全国首批、贵州省首个脱贫出列的县市,探索出的“九不增九感”“法治扶贫”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赤水群众在电子生产企业就近务工(张浪 摄)
    赤水市脱贫出列后,认真贯彻“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指挥体系不变、产业发展不变、帮扶责任不变、落实政策不变、动态识别不变,保持攻坚力度不减、工作劲头不松,帮扶队伍不撤,着力构建“五全体系”,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662户2734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为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赤水样本”。

    构建“全社会”参与体系

    凝聚共同攻坚力量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赤水市通过组织持续帮、干部结对帮、社会参与帮,始终把各方力量、各方资源持续向脱贫攻坚聚集,进一步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带动9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巩固。

    上海普陀区和赤水市聚焦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大板块”开展扶贫协作,帮助赤水市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去年10月,通过沪遵扶贫协作平台,赤水冬季农特产以产地直销的方式,让上海市民吃到赤水“山货”,也让赤水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赤水牵手“叮咚买菜”“食行生鲜”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上海企业+终端市场+合作社+农户”的产销对接模式。仅两个月,赤水在上海销售冬笋、竹荪、赤松茸等10多个农特产品的销售收入就达4000万元。

    赤水金钗石斛鲜条收购现场(陈俣 摄)

    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赤水市主动吸引上海优强企业来投资,特别是引进上海泰盛投资赤天化纸业后,加快推进技改扩能和健全产业链,预计2021年纸制品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竹浆36万吨、原纸30万吨、终端成品纸30万吨和特种纸6万吨的产能规模,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同时,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本地9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实施项目260个,带动贫困群众1万余人稳定增收。深入开展产业、就业、公益、技能等帮扶,倡导社会各界积极捐款约4100万元,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难题,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构建“全覆盖”筛查体系

    完善防止返贫机制

    脱贫摘帽后,防止返贫成为巩固脱贫成效的工作重点。赤水市坚持以“大排查大走访”为抓手,建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两摸底一核查”动态筛查体系,对所有农户持续开展常态化、地毯式筛查,筛查出脱贫监测户19户63人、边缘户23户79人,全部纳入动态监测和台账管理,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强弱项、补短板。

    赤水天苑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17年以来,新(改、扩)建薄弱学校26所,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65个,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0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整治农村危旧房屋1万余户;新建和改造维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88处;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 %以上,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

    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

    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赤水市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一二三产全链条发展,把赤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赤水深入推进农业扶贫,持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构建了“山上栽竹、林下养鸡、石上种药、水中养鱼”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每个产业都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每个农户都有两至三个主导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累计发展金钗石斛基地9万亩,年可采鲜条8100吨、鲜花995吨,增加农民收入5.6亿元,带动5120户15886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累计培育丰产竹林100万亩,其中丰产杂竹林60万亩,年可采伐竹原料90万吨、竹笋6万吨,增加农民收入7亿元,带动16万竹农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助推8000余户2.7万余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年可出栏以乌骨鸡为主的家禽1000万羽,增加农民收入6.3亿元,带动4000余户1.4万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1200余元。

    赤水竹乡乌骨鸡(王茂祥 摄)

    集聚“园区”集约发展,依托“竹、药、醋、鸡、酒”,发展以纸制品、竹木家具、特色食品药品、竹集成材为重点的“四大产业”,实现赤水农特产品都能在工业园区精深加工,提高了农特产品的附加值。目前,累计发展工业企业435家,培育规模企业183家,园区解决就业2万余人。

     

    深入推进旅游扶贫,聚焦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和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全景赤水·全域旅游”,打造景区景点35个,开发旅游商品1500余种,建成星级酒店14家,各类精品酒店、特色民宿600余家,床位数达3.3万张。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1823.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9.89亿元。带动10万余人“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1.3万余名贫困群众依靠旅游脱贫。

    构建“全方位”设施体系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赤水市根据山高坡陡的地形特点,紧盯群众出行难、资源下山难、增收致富难的揪心事,推进交通设施先行“脱贫”,大力实施农村道路“2666”和“2111”工程,在攻坚期间新(改、扩)建农村公路2452公里。
    两河口镇黎明村,曾是由三个“空壳村”合并而成的贫困村,境内竹木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闭塞,当地群众一直“守着金山饿肚皮”。该村干部群众用不到3年的时间,修建通村通组公路47公里、硬化34.1公里。到2019年,该村已发展起了4万亩丰产竹林、1260亩猕猴桃基地、300亩生态冷水鱼养殖和600平方米的乡村旅社,村集体经济总资产突破13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实现1.6万元。

    蜿蜒曲折的通村路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5665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和通农村客运目标,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的目标,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和“无线网络·满格赤水”提升工程,新改造农村电网1360余公里,新建基站1465个,铺设光缆线路9322公里,实现村村通宽带,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构建“全民化”共治体系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赤水市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抓,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以法治观念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建设,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抓好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级民主示范创建,在全市设立11个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采取“部门做加法,基层做减法”工作模式,推进基层工作向简单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已建成覆盖城乡联网监控设备7734套,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级民主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天台镇星光村众城苦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杨柳 摄)

    创新实施“九大工程”,派遣移风易俗引导员126名持续整治农村滥办酒席风、封建迷信风、沉迷赌博风,社会风气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目前,126个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签订公约文书7.6万份。
    通过“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主题活动,开展家风传承活动30余次,评选好家训500余条,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选省级文明家庭1户、遵义最美家庭3户,央视《道德观察》栏目专题报道大同古镇《古镇家风》。通过“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收集群众身边好人线索169条,评选“我身边的好人”1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贵州好人榜8人。 

    长期镇白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陈俣 摄)

    (记者:李玲 易正洋)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