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脱贫攻坚 精准施策奔小康
2020-03-16 12:03:16
  •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回望2017年,赤水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超常规的力度,深化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摘帽后,赤水市认真贯彻“四个不摘”要求,以一二三产全链条发展为驱动,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带领群众用扎实的脚步奔向小康。

    赤水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让竹子成为链接全市一二三产业的链条,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家住宝源乡宝源村的竹农周忠贵,一大早就来到竹林里,开始了竹原料的砍伐,每天砍竹料块的都能挣到两三百块钱。

    让农民成为工业“第一车间”的产业工人,同时以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上游提供原材料,下游加工成成品,不断推进工业扶贫,持续推动农业工业化,让农户生产出的产品变为工业原料。

    贵州汇美佳源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赤水是一个大的竹循环产业,生活用纸都是就地取材,由上游公司采购农户的原生态竹子产成半成品,既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又给我们后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同时我们也吸纳了周边的贫困户,这样农户不仅能靠原材料挣钱,还能够有一笔稳定的工资收入。”

    产业链的形成,让竹成为了赤水的支柱产业。在赤水经济开发区,围绕竹产业链条不断打造纸制品、竹木家具、食品药品、竹集成材为重点的“四大产业”,同时依托产业发展,着力创造就业岗位,变输血为造血。目前,园区已解决就业2万余人。

    赤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在赤水市长期镇白田村,原本产业差、环境差、收入差,是典型的落后村。近年来,该村依托种植金钗石斛以及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体系,让全村老百姓走上稳定增收的致富路。

    赤水市长期镇白田村党总支部书记袁贵举说:“我们基层党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把我们的党员发动起来,有了先锋带头,才能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这样我们的产业才能抓得实、抓的稳,才能成为脱贫致富的关键法宝。”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义务参与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2019年,白田村集体经济积累超过500万元,57户贫困户通过利益链接,实现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除了产业发展,赤水不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商品、酒店、特色民宿,实现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发展,帮助4000余户1.3万余名贫困群众依靠旅游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由旅游发展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

    通过一二三产业带动发展,截至2019年底,赤水6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6%降至0%,赤水正以坚定不移的步伐向同步小康迈进。

     

    赤水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成刚介绍说:“我们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以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和防贫监测预警为抓手,扎实抓好对所有农户100%全覆盖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坚持边查边补的工作方针,及时开展问题整改和补短板工作,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严防返贫和新的致贫的发生,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陈俣)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