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种植要选择光照充足、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土做苗床,大家要根据土壤位置和条件,按照株距1到1.5米,整地掏洞,裸根下苗,每亩按500株左右,后期还要定期除草,保持土壤湿度,株苗长至50cm时要进行矮化产量,增加植株的分枝树”。一大早,乡农服中心主任付行秋就在平滩村的香椿基地仔细向群众讲解其栽种技术。
白云乡平滩村的绞股蓝基地里,处处都是躬耕劳作的身影,大家起垄、挖窝、排苗、栽种忙的不亦乐乎。基地负责人罗汝芳介绍:“绞股蓝种植基地以前都是种玉米等农作物,产值很低,玉米一亩地产值不到1000元,而绞股蓝、香椿套种一亩地毛收入能达到12000元,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率。”
近年来,平滩村以“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按照“村级做基地、公司跑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绞股蓝、香椿产业,创建“曦谷幽蓝”品牌,建设基地600亩,目前已实现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据了解,今年基地将继续扩产,计划新增绞股蓝基地300亩,每亩的产值约12000元,预计产值能增加约360万元。
在白云乡的另一边,田渡村里的干部正忙着向群众发放花椒育苗。新屋基组村民领取到10600株花椒苗。村民袁付英一边从运输车搬运花椒苗,一边乐呵呵地和村干部说:“我家的两亩地早就挖好了,就等着花椒苗下地,回去我就把它栽上。”群众栽植热情高,小小花椒苗激活了该村产业发展一池清水。
该村撂荒地多,地里零星种植有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产量不高。之前由于缺劳力、缺技术等原因,经济效益较差,针对这一现状,该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群众,分析自身优势,最终决定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解决村里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问题。
现在该村以支部为组织引领,以村级合作社为运作平台,以大户出资参与为资金保障,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发展基础,通过发动本村大户和群众积极参与,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为总体要求,结合高杆农作物调减任务,由支部协调项目支撑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参与,大户垫资联系销售渠道提供种植技术,农户负责种植和管理,合作社负责采购种苗和产出回收。连日来,与群众签订相关协议50余份、丈量土地100余亩,完成了种苗预定、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田渡模式”。
“产业发展的主体是群众,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我们通过采取‘自主自愿、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方式,吸纳更多群众参与,不断转变传统生产观念和方式,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田渡村党总支部书记明德远说道。
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村脱贫奔康?白云村也是下足了功夫。
“这个冷水鱼我们现在的前景是比较乐观,我们全村一共流转了50亩,鱼的价格稳定在16块钱一斤左右,主要销到赤水城区和各乡镇,以及合江、泸州等周边城市,年经济产值可达20万以上。”正在鱼塘里捞鱼的第一书记周群一说道。
白云村地处白云乡腹地,白云山景区、花卉苗圃基地就位于该区域内,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近年来,白云村立足实际,紧盯瓶颈短板,用好天然“活水”的同时,发挥本村种养专业户、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等“田秀才”、“土专家”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采取真龙柚、绞股蓝套种以及生态特色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产业大发展。同时带动贫困户在基地务工,目前基地套种已达100亩、水域面积50余亩,年产值50万元以上,确保实现群众受益,集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