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努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让贫困户学会一门技术,端稳技术“饭碗”,脱贫之路走得更加牢靠。这两天,正是金钗石斛的重要管护时节,大同镇民族村脱贫户杨福清赶紧请来镇里的技术人员,为自己种植的6亩石斛进行技术指导。经过这几年的指导,现在的他已经熟练地掌握石斛栽培种植技术。
严格按照技术专家的指导去做,是杨福清用教训换来的经验。20多年前,儿子因意外去世,老两口年岁过大无劳动能力成为贫困户,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杨福清种植了3亩金钗石斛。可因为不懂管理技术,石斛常出现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不仅没赚钱还赔了不少。第二年,不服输的杨福清又种植了2亩并按照技术人员指导。现在,杨福清种植的石斛已有四五年,进入了丰产期。
大同镇民族村根据村内自然环境、优势资源、贫困户家庭情况因户施策,聘请农技人员到有条件的贫困户家中为他们提供指导技术,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改善家庭收入。
在技术“保姆”的指导下,杨福清学会了管理技术,把石斛经营的越来越规范化,几年下来就脱了贫。悉知,技术扶贫扶到户、帮到人,大同镇每年都会组织20多期脱贫技能培训,先后帮助600余名贫困群众学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脱贫。
而在赤水市旺隆镇一家扶贫车间,经过简单的技术培训,脱贫户罗仕勤正熟练地把红薯粉装进包装袋。 “这个厂的效益很好,我们在厂里干了两年多,一个月两千多,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旺隆镇鸭岭村脱贫户罗仕勤说。旺隆镇扶贫车间生产的红薯粉,远销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投入运营两年,营业额已经超过1500万元,不仅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带动群众就业。近年来,旺隆镇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一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一边积极搭建平台,建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着眼长远发展,我市正实施农民全员培训技能脱三年行动,今年已完成免费技能脱贫培训4000余人,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