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今天的赤水从红色历史中走来,向绿色发展中走去。红土地,走绿道,听取一片欢声。
在赤水市复兴镇仁友村竹林下,农技推广专家正在指导村民种植林下红头菇,排排种下的菌种,在竹林里一片生机勃勃。
去年9月,复兴镇成立汇绿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各村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经过多方考察,试种竹下菌新品种红头菇。红头菇营养价值高,所需基料正好是当地的竹废料。在赤天化纸浆厂,每个月就有近千吨的竹废料可以作底肥,加上赤水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红头菇生长,复兴镇的红头菇品质自然不错。
赤水市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实现了种植环境和技术支持的双重保障,加快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群众在家门口采摘探出头来红头菇,或集市上卖、或搭上电商快车远销贵阳、四川、上海等地,百姓的腰包渐渐鼓起来。
2014年,赤水市“提质升级”退耕还林的目标,在原来退耕造林的基础上,发展竹产业和更加多样化的林下经济,为老百姓打造一个脱贫增收的“绿色银行”。
竹林下的丹霞石上种上了金钗石斛,或者搞起了林下养殖。“这几年,我们赤水的乌骨鸡很受欢迎。生态养殖,品质好,前途大得很。”官渡镇龙宝村村民刘海清显得有些兴奋。
据悉,理论上一亩楠竹林每年能产成熟楠竹30株,价值300元,还能产竹笋500斤,价值2000元左右。赤水市为盘活林地资源,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变资金”“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的林业“三变改革”,让传统的竹产业焕发生机活力。一根竹子能够实现到纸巾、家具、竹雕、竹编等产品的华丽蜕变,20万竹农和近2万竹产业工人扛着竹子奔跑在康庄大道。
赤水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行市、乡、村级“河长制”,实行禁渔制度,实施疏浚整治工程,做好山水、田园、森林、景区、文化五篇文章,大力建设“智慧赤水”“低碳赤水”。目前,赤水森林覆盖率为82.75%,连续七年位列贵州省第一。城镇集中式供水监测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量优于国家三级标准。
近年来,赤水市牢牢抓住绿色发展的契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自然资源、红色传统等优势,以后发赶超的赤水速度,积极引导群众提高文明素养,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形成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生态要有“含绿量”,产业才有“含金量”。
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赤水经济开发区的引领作用,构建起以竹、药、醋、鸡、酒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产业体系,发展以电子信息、新医药大健康、新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五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集中建设“双百实体经济”,建成102家规模企业,年产值突破103亿元,工业结构调整改革初战告捷,加快了赤水市工业化进程和结构升级优化。
赤水坚持生态立市,将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道路。2017年10月,赤水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的县级市。2018年,赤水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赤水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
赤水大地,河水清冽流淌,林竹苍郁翠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奏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赤水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