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精准契合本地实际,形成“山上种竹、林下养鸡、石上栽药、水中养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成生态循环工业园区5.5平方公里,年消化建筑垃圾60多万吨,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排放6万多吨;围绕赤水河、习水河、风溪河、大同河等流域,打造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沟域产业经济带……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将“生态立市”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四个关键词,不断压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并将良好生态化为百姓福祉,奏响了绿色发展的美丽乐章。2018年,赤水地区生产总值为116.36亿元,增长10.04%,其中生态产业产值占比高达75%。
赤水市气候温暖湿润,孕育了种类丰富的竹类资源,有“竹子之乡”的美誉。
穿城而过的赤水河曾经因过度开发,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有效耕地逐年减少,生态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两岸百姓的生产和生活。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赤水有山多、坡陡、耕地少的特点。过去,农民靠山吃山,在山上刨土种玉米,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汛期滑坡、泥石流时常发生,生态十分脆弱。”赤水市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说。
为此,赤水市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构建赤水河流域三百里竹廊,将其打造成长江上游的绿色屏障、生态旅游的绿色画廊、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龙头企业的绿色粮仓。
2001年,赤水市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国家补粮给钱,让农民把山坡上的耕地退出来,通过坡改梯、荒山造竹和退耕还竹等工程,逐步修复生态。
赤水市旺隆镇的龚小平便是亲历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供销社逐步退出公众视野,龚小平也因此离开了原有岗位,正为生计焦虑的他看到政府大力促进退耕还竹,便拿出所有积蓄购买了林地,在政府的引导下种植竹子。
经过几年的发展,赤水市竹类加工企业达到近400家,涉及造纸、竹建材等10多个领域近300多个品种的下游产品,逐步实现卖原竹到卖竹制品、竹商品的转型,形成了纸制品、家具、特色食品药品、竹集成材、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
“当时,我把全部家当拿出来种植竹子,现在不仅生态变好了,生活也完全不同了。”龚小平说,现在竹林种植已经拓展到上千亩,年收入达百万余元。
据统计,2001年以来,赤水市竹林面积从53.2万亩发展到132.8万亩,入列“全国十大竹乡”,人均竹林面积全国第一,森林总面积达224万亩,覆盖率达82.77%,位居全省第一。20多万竹农每年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笋就能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荒”改“绿”,闯出一条“点石成金”脱贫致富路
修复生态环境,守住了绿水青山,改善了人居环境
“以前家里不能用手机,没有4G网络,出门就是一脚泥,路都是土路,池子也是脏臭的。”凤凰村村民李跃华说起村落改造前的情况,一脸无奈。
近年来,赤水市因地制宜把凤凰村生态改造与黔北四季花香项目结合起来,将生态治理、休闲旅游、新农村建设与山地高效农业共融发展,既修复了生态环境,也守住了绿水青山,改善了人居环境。
“我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每年有500块的租金,后来村里变成了景区,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我就在家里做起农家乐。2015年的时候我年收入8000块,如今年收入有1.3万元,而且还在增加,这是以前没想到的。”李跃华说。
四季花香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覆盖460名群众,流转土地1000亩,人均增收1100多元,吸纳本村村民150多人在苗圃基地、景区就业务工,月均收入2500元以上,乡村旅游拉动260余户1200多人脱贫致富。2018年,户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万元以上,较2017年增长了2倍。
按照“村庄景区化、居住庭院化”理念,凤凰村黔北花香项目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造竹工程6840亩,栽植银杏、水杉、垂柳等景观彩林200亩,种植紫薇、三角梅、樱花等各类花卉苗木600亩,新发展桃、李等经果林220亩,种植草坪100亩,全村林草覆盖率达82.5%以上。
凤凰沟小流域的生态治理采取了经果林、景观林种植与封禁治理相结合的生物措施,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2.94万吨,流域减沙率达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