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插腊沟里闯出致富路
2019-10-11 08:42:51
  • 位于黔北边陲的贵州省赤水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这里曾见证了两场攻坚战,一场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一场是2014以来的脱贫攻坚。


    坐在自家开的竹叶青鱼庄门口,55岁的两河口镇大荣村村支书唐永富说,曾经山高路远,出行不便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通组串户公路已达134.5公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货运车、小轿车,将近一半的人还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


    30年前,唐永富所在的大荣村,还是边远落后的代名词。平均海拔约800米,山高坡陡无产业,尤其是插腊沟村民组,河沟里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由于生活艰苦,1989年,在插腊沟长大的唐永富举家搬迁到城里。经过十多年摸爬滚打,他做起家具生意,也攒下了一些积蓄。然而,守在那里的乡亲们还过着苦日子。


    2006年的一天,27名村民找到唐永富,希望他带领大家修路。在村民一再恳求下,他最终答应。修路缺钱,他就往里垫,自己也拿不出时,就用资产做抵押贷款。经过3年努力,5.5公里的盘山路终于修好,并进行了硬化。


    2007年,当地又利用退耕还竹政策,发展近2万亩竹林,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4%,人均竹林面积20亩左右。有了丰富的竹林资源,纸业公司、纸浆厂相继到来。


    “以前卖竹子靠人工搬运,肩磨红了,也挣不到钱。现在砍到路边,车等着拉,价格翻了快十倍。”唐永富笑呵呵地说。


    看准满山翠绿、溪流澄澈,插腊沟又开始摸索冷水鱼养殖,据统计,去年村民坐在家中卖鱼收入就有400多万元。


    “我们没有喂饲料,都是苞谷。”“鲢鱼、草鱼,基地批发价20元一斤,供不应求,不仅供赤水,还卖到了四川泸州等地。”唐永富说,去年底,村里专门成立了生态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竹叶鱼商标。


    一直带着村民奔小康,从2013年起担任村支书的唐永富也成了省级劳动模范。


    大荣村插腊沟的变迁只是当地生态脱贫的一个缩影。近些年,赤水市因地制宜,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2017年11月,作为县级市的赤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虽然摘了帽子,但脱贫不脱钩。”赤水市交通局局长曾祥飞说,下一步还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