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创新实践基地绿色乐章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交响
2019-09-09 09:40:22
  • 在赤红的丹霞岩土上,茂密的翠竹迎风窸窣,阳光从苍绿葱茏的竹叶间洒下,两山之间的赤水河在落日下波光粼粼,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传来,村民挑上新摘的石斛花,沿着河唱着山歌缓缓归家。
      2018年12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授牌,赤水市作为贵州省代表接受命名表彰。
      近年来,赤水市通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积极探索。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百姓生活水平,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样本。


    郁郁葱葱的茂密竹林。林泓泉 摄


      富“竹”生活的前奏

      赤水市气候温暖湿润,孕育了种类丰富的竹类资源,有“竹子之乡”的美誉。
      但穿城而过的赤水河曾经因过度开发,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有效耕地逐年减少,生态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两岸百姓的生产和生活。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赤水有山多、坡陡、耕地地少的特点。过去,农民靠山吃山,在山上刨土种玉米,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汛期滑坡、泥石流时常发生,生态十分脆弱。”赤水市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构建赤水河流域三百里竹廊,将其打造成长江上游的绿色屏障,生态旅游的绿色画廊,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龙头企业的绿色食粮。
      2001年,赤水市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国家补粮给钱,让农民把山坡上的耕地退出来,通过坡改梯、荒山造竹和退耕还竹等工程,逐步修复生态。
      赤水市旺隆镇的龚小平便是亲历者之一。90年代末,供销社逐步退出公众视野,龚小平也因此离开了原有岗位,正为生计焦虑的他看到政府正大力促进退耕还竹,便将所有积蓄购买了林地,在政府的引导下种植竹子。
      当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这次漫山遍野的种竹行动,为赤水后来的竹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打下了多么坚实的资源基础,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命运。
      近些年的发展中,赤水市竹类加工企业近400家,涉及造纸、竹建材等10多个领域近300多个品种的下游产品,逐步实现卖原竹到卖竹制品、竹商品的转型,形成了纸制品、家具、特色食品药品、竹集成材、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
      “我手部有残疾,当时把全部家当拿出来,跟随政府指导,种植咱们的竹子,现在不仅生态变好了,生活也完全不同了。
      龚小平告诉记者,正是通过将品质优异的竹子原料提供给竹类加工企业,不断提升改良竹子种植技术,扩大竹源供给,现已将竹林种植拓展到上千亩,年收入达百万余元。
      据统计,2001年以来,赤水市竹林面积从53.2万亩发展到132.8万亩,入列“全国十大竹乡”,人均竹林面积全国第一,森林总面积达224万亩,覆盖率达82.77%,位居全省第一。
      在赤水以赤天化纸业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使农户直接经济收益达6.48亿元。20多万竹农每年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笋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百姓通过卖竹子、竹笋等就能赚到钱,满山的翠竹仿佛就是百姓的绿色银行,有力助推了赤水在贵州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b3a84a874dd34c5f827968f3603f7c9c.jpg
    扎根于岩壁的金钗石斛。林泓泉 摄


     “石斛精神”的韵脚

      石斛种植时根须被钉子固定于岩壁,生长过程顽强坚韧,被喻为“脚踏‘石’地、自力更生、钉钉子”的“石斛精神”。
      赤水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赤水气候湿热,其丹霞地貌不适宜普通农作物耕作,却极其适合石斛的生长,生长在多孔的丹霞石上的石斛,根部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不用施肥和农药,更关键的是种植石斛能有效涵养水土,修复生态。
      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两面环山,土地乱石多,但耕地匮乏,严重制约传统农业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红花村开创了金钗石斛“垒石种植”的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红花村石旮旯的“荒”改“绿”,闯出了一条“点石成金”的脱贫致富路。
      袁图会是桫椤自然保护区的农民,因生态保护需要,从核心区走出来的她落户红花村,由于找不到务工方向,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握着那外形细长弯曲,如女子发簪的金钗石斛,袁图会告诉记者:“当时我嫁过来,家里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一分钱都没有。我记得是2006年左右,政府动员种植石斛。石斛的种植环境要求高,全程无污染,并且劳动投入强度不大,市场价值高,我认为是很好的机会。于是在银行借了一万元,做了5米宽8米长的大棚开始种植石斛。那时真是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发展。
      赤水市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种植小户、散户积极发展,提升金钗石斛组织化生产水平,最贵时一株石斛鲜条价值高达35元。
      在政府的扶持下,像袁图会这样的农户抓住了契机,如今她已承包500余亩地种植石斛,年收入达80万,石斛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在有所成就后,她还帮其他农户管理大棚、传授技术,并每月派发工资,招收闲散务工人员养护石斛,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赤水市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充分整合地方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模式,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种子选育、种苗组培、仿生栽培、采收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生产链。
      据了解,赤水市现有金钗石斛种植面积8.6万亩,居全国之首,年产值超10亿元,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志,有效利用了13个乡镇202个村民组8.6万亩荒山荒地进行种植,荒山荒地种植金钗石斛覆盖率达92.86%。
      结合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丹霞岩石资源,将金钗石斛种于荒石之上,依靠良好生态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赤水市每年减少排入长江的泥沙量超400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90%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5.3万个,综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长期保持全省第一。


    b712ddf909ae4045bcfd5a5c378b72e1.jpg

    游客在赤水大瀑布前拍照留恋。林泓泉 摄


      安居乐业的节拍

      在距赤水市主城区10公里的天台镇凤凰村,曾经是一个池塘污浊、道路泥泞的落后山村。
      凤凰村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凤凰沟流域人多地少,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因过度开垦,地域生态被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涝旱灾害时有发生,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以前家里不能用手机,没有4G网络,出门就是一脚泥,路都是土路,池子也是脏臭的。”凤凰村村民李跃华告诉记者村落改造前的情况。
      近年来,赤水市坚持按照“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群众要致富”方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把凤凰村生态改造与黔北四季花香项目结合起来,将生态治理、休闲旅游、新农村建设与山地高效农业共融发展,既修复了生态环境,也守住了绿水青山,改善了人居环境。
      “我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每年有500块的租金,后来村里变成了景区,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我就在家里做起农家乐,回忆起来,2015年的时候我年收入8千块,如今年收入有1万3千元,而且还在增加,这是以前没想到的。”李跃华说。
      四季花香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覆盖460人群众,流转土地1000亩,人均增收1100多元,吸纳本村民150多人在苗圃基地、景区管理就业务工,月均收入2500元以上,乡村旅游拉动260余户1200多人脱贫致富。2018年,户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万元以上,较2017年增长了2倍。
      按照“村庄景区化、居住庭院化”理念,凤凰村黔北花香项目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造竹工程6840亩,栽植银杏、水杉、垂柳等景观彩林200亩,种植紫薇、三角梅、樱花等各类花卉苗木600亩,新发展桃、李等经果林220亩,种植草坪100亩,全村林草覆盖率达82.5%以上。
      从前的泥泞村道也进行了硬化翻修,新建星级旅游公厕2座、休闲亭廊800平方米、红色文化活动广场10000平方米,开通了移动4G网络,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通过“人工湿地+自然湿地+一体化设备处理”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6套,对865户农户生活污水实行收集处理排放,有效地减少了农村污水排放量。并建设山塘3口,蓄水面积300亩,解决了周边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
      凤凰沟小流域的生态治理采取了经果林、景观林种植与封禁治理相结合的生物措施,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2.94万吨,流域减沙率达96%以上。
      “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坊”是凤凰集镇周边356户农户房屋统一规划设计外观改造后的风格元素,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
      如今,沿着橡胶跑道走进凤凰村,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鱼跃池塘、人居和谐,仿佛展开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画卷。
      2018年,凤凰村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到13421元,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生态经济的实惠,依托良好的生态,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绿色发展的乐章

      75%,是一个充盈着绿色底蕴的数字。
      2018年,赤水市这个全市国土面积近一半都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6.36亿元,增长10.04%,其中生态产业产值占比高达75%。
      自撤县建市以来,赤水市将“生态立市”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四个关键词,不断压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持之以恒跑出生态接力。2008年制定出台了《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导赤水建设现代生态经济强市、《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保障机制,历时8年于2015年获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市(县)。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赤水市精准契合本地生态环境的高效农业,形成了“山上种竹、林下养鸡、石上栽药、水中养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并建成了生态循环工业园区5.5平方公里,160家生态工业企业建成投产,年消化建筑垃圾60多万吨,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排放6万多吨,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
      2018年,全市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79家,工业税收突破3亿元,增长320%,工业总产值完成75亿元,其中生态工业就占90%。
      在确立“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后,赤水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的“全域旅游、全景赤水”,实现了由生态观光游向康养休闲旅游转变。
      围绕赤水河、习水河、风溪河、大同河等流域,赤水打造了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沟域产业经济带,四大沟域经济区年产值突破10亿元,将颜值转化成产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赤水新的支柱产业,也成为贵州山地旅游“井喷式”增长的一面旗帜。
      同时,赤水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40余张国家级旅游名片,每年有上千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来这里感受生态旅游之美,也带走赤水丰富的地方特产。赤水老百姓依靠生态旅游,走上了旅游路、吃上了旅游饭、发上了旅游财。
      在村民满载着竹笋回家,在农户采摘着盛开的石斛花,在百姓勤劳经营安居乐业,在游客领略赤水大瀑布壮丽美景的时候,赤水市正遵循“两山论”的引领奋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良好生态化为百姓福祉,奏响着绿色发展的恢弘乐章。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