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岁的唐尚秋是赤水市丙安镇艾华村人。因家境贫穷,2002年,刚满16岁的他南下广东打工。在外漂泊了十余年后,唐尚秋决定返乡创业。
每到傍晚时分,是唐尚秋和父亲最忙的时候。他们正细细挑拣的是黄粉虫,这密密麻麻的虫子是两万只石蛙今天的晚餐。
石蛙被称为“百蛙之王”,大多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者是石洞岩隙中,由于雄蛙的胸部有一片棘刺,又被称为棘胸蛙
按当地饮食习俗,石蛙食性清凉解毒,不仅是大家钟爱的美食,更是食补的佳品。石蛙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等都是必备条件。养殖石蛙是件难度相当高的事情,当地村民都不敢轻易尝试。
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而唐尚秋却坚持回家创业。几年前,他盘下了别人的竹林,办起了石蛙养殖场,成为了第一个养“石蛙”的人。
这小小的石蛙,蕴含着唐尚秋儿时的美好回忆,可他没想到这学习养殖的过程非常艰苦。每年3月至9月是石蛙的繁殖期,一到这个时候,唐尚秋就吃不好睡不香了。因为哪怕只有一个小闪失,都可能导致唐尚秋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除了担心蛙的出逃,更让唐尚秋担心的是石蛙孵化的成活率不高。唐尚秋养的是仿野生石蛙,如果是在单纯人工环境下养殖的石蛙产卵存活率非常低。为了提高石蛙的孵化成活率,唐尚秋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自家茂密的山林中引流出来一小条溪流,作为石蛙的新家,对石蛙进行放养。
尽管唐尚秋的养殖方式看似有些冒险,而且这里的石蛙生长速度缓慢,一年只长一两肉,至少要养殖三年,三两左右才能达到商品蛙的规格。但是经过耐心的等待,唐尚秋养殖的石蛙开始在外有了名气,不少客户循声而来。
人们的生活在改变,在疾驰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跟唐尚秋一样的村民,找到了各自的生存方式。
未来,唐尚秋计划放生一部分石蛙到大自然,期望有一天傍晚能听到山溪边“蛙声一片”。同时,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养殖石蛙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