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赤水行之四
2019-07-02 08:36:01
  • 大同古镇的韵味藏在它的古旧之中。

    沿着河边起伏的古道,走到碑湾,亭廊里立着四块高高矮矮的石碑,三块德政碑,一块义渡碑。最高的那座叫做“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细读碑文,原来这位乡贤虽然在封建时代做官为人,受时代局限,但却尽其所能帮助百姓、造福乡梓,把怀念和崇敬留给了后人。

    赤水河在这里被巨石形成一个隘口,向前流的水逆回来打着涡旋。看它无语奔流的样子,不说,谁又知道当年繁华景象是怎样浸润着这个古老的盐码头。如今却只余几阶石梯,荡漾的水波和轻轻的风。

    踏着坑坑洼洼的石街往里走,全像昔日的风景。

    几爿店铺,卸下一块块变了色的铺板。柜台上摆出乡土气息不改、全凭手工制作的糕点、食品和把玩之物。

    一群农民,分散了坐在沿街七八间茶馆里,每间一二十人,谈茶吸烟摆龙门阵,那笑声和讲说声一下子就传了好远。

    谁家老人,邀约成三五一堆,倚着阳光,扯着家长里短。几只小猫,听惯了游人脚步,见人走来,睁一睁眼,打个呵欠,继续闭目养神。

    6月19日,大同镇党委书记袁春平、镇党委委员王朝铭带我把古镇的古旧领略了个尽兴。袁春平口气肯定地对我说:“古镇里这些古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挥了新的作用。”

    文明实践活动头绪纷繁,一有空隙,袁春平总会走到碑湾陈贡珊纪念碑前,驻足长思。

    “我从市里调到大同镇工作,一来就关注这位故人。”

    袁春平说,陈贡珊虽是个封建社会乡绅,但也有值得后人学习的一面,他身上甚至有我们为官者可以借鉴的东西。一个旧时乡贤,尚能做到一生学习、思想开明、不忘乡里、同情百姓,受到后人的缅怀和尊重。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不是更要做远远超过他们的有理想有情怀的人。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袁春平有更多机会思考,怎样从大同古镇厚重的历史遗存中吸取营养为现实所用。

    大同镇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红色文化遗产也很丰富。

    1935年,中共赤(水)合(江)特支在镇里组织了石顶山起义,策应红军四渡赤水,写下一段光辉的历史。

    老街旁边,一幢木结构的房子,是中共赤水合特支旧址。

    木壁木顶木地板的厅堂,墙上挂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画像,十几排桌椅没有上漆,既土气又简陋。可镇上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统一的教室都是这里。镇党委委员王朝铭向我们解释;倒不是镇上舍不得花钱,因为这些都是先辈传下来的宝贝。坐在这里学习,你能感觉他们眼睛在看着你,心在想着你,你会觉得我们现在要干的事,和他们当年在干的事是息息相通的。

    文明实践活动离不开宣讲,一次次宣讲,袁春平一次次亮明自己观点:缅怀历史文化、先贤文化、红色文化,仅仅停留在发思古之幽情上,那就叫层次浅得可以。关键是通过讲久远的事,让人想今天的事,干好今天的事。

    有了这个思路,镇上专门组织人手,提炼整理大同古镇历史文化中的精彩成分,编印成课外教材、学习资料,制作成标语。学校将其纳入教学内容,干部把它们当成行为准则组成部分,村规民约藉此增添新鲜内容。文物由死变活,历史与今天水乳交融。

    古道热肠是大同镇的乡风,今天乡风又与昨日不同。

    一条斜斜的石巷,是游人和镇上孩子上学放学必由之路。68岁的退休社区干部陈克敏,在一所木屋门口挂出了“文明实践家庭服务中心”牌子。过往游人走累了,她会热情邀请进来坐坐,品味一碗热茶,啜上一杯冷饮,讲讲镇上风云古今,回答游客的不解疑问。倘若有个头痛脑热,掉了纽扣别针,这里都有办法解决。一些孩子放了学,家中没人照管,尽管来这里下棋看书做作业,直到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把孩子接走。陈克敏说,我这样做,其实也没啥,就是想让热情待客的古风不失传,学好古人,当好今人。

    大同古镇有几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是其中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杨昌芹是第六代传承人。她是地地道道的苗族农民,心胸和眼光却又超越了普通农民。依托祖传手艺,她办起一支竹编工艺志愿服务队,任务就是把这门古老手艺传授给更多农民,让更多人走上致富道路,同时,也在更大范围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名。

    大同镇竹编工艺志愿服务队队址在古街上一幢古色古香的房子里,与杨昌芹的工作室、公司合为一体。通过公司+工坊+合作社的模式,这支志愿队已经向2000多人传授竹编技艺,在全市范围带动上千人创业就业。

    杨昌芹的历史文化传承观很有个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光拿来养着,只供人看看的。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支撑,文化的支撑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地域要体现不一样的独特性。在现在的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支柱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用武之地。

    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最好的传承。杨昌芹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千辛万苦做出的竹编工艺品,这些年来传统样式产品销路越来越差,而她带着姐妹们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又保持传统特色,制做出来的灯罩、果盘、器皿外套、竹编画、袋包却大受欢迎。这说明,历史遗产不融入现代氛围,只能渐渐式微。

    杨昌芹的发展观也让人耳目一新。

    “我走过了一条从手艺人到传承人再到带头人的道路,这些年风风雨雨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必须走产、供、销、研一体化道理,做出产业链,做出规模,才会既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又让古老文化在更大空间得到保护和传承。”

    杨昌芹的想法在一步步成为实际。她正在镇里挑选厂址,准备建起相应规模的企业,为古老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古镇社区居委会主任彭刚是大同镇另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的传承人。他正在想的问题是,如果把这项古老遗产同时下盛行的大健康理念捆绑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

    问陪我到大同镇踏访的赤水市干部,大同镇干部群众这些思想变化,可不可以视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他们笑而不语,但我从他们神情中读出了“肯定”。

    来源:天眼新闻 / 文:张 兴 / 摄影:罗华山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