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者
——赤水行之一
赤水,响亮的名字。赤水,光荣的城市。
蜿蜒向长江奔流而去的赤水河,为赤水市赋予了多少绚烂与传奇。
红色文化让这个城市熠熠生辉,青山绿水使人在这里流连忘返。脱贫攻坚在全省率先出列,又一次展现出赤水人盼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强烈渴望和坚实努力。
踏上这片土地,当地的同志就告诉我,脱贫攻坚并没有被简单地画上句号。作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从去年10月起,一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精神脱贫,有效地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起来的艰苦战斗,正在这里有声有色地展开。用新精神、新思想、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成为赤水干部群众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文明实践活动离不开志愿者。构建三类志愿服务队伍,让党员干部成为志愿服务的旗帜和标杆,让社会人士成为志愿服务的主流和骨干,最终目的,逐渐让农民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是赤水市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的一抹亮色。
亮色究竟亮在哪里?赤水市委副书记高见建议我去元厚镇看看。
元厚镇距赤水市区41公里,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一渡的渡口就在这里。
6月18日,在去元厚镇的路上,连看到几支迎亲的车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孔德志打趣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没想到这句话歪打正着,初识元厚,就遇见了一团压不住的喜气。
景色秀美的赤水河畔,“红军渡”石碑旁边,搭起一个大舞台,台上的人们且歌且舞,台下的人群欢声笑语。背景墙上几行大字“情满赤水·欢乐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之青山绿水红日子元厚镇首届乡村广场舞大赛”,点出了今天这番热闹的主题。
元厚镇党委书记马乃元、副书记牟中全都在现场忙。马乃元说,现场来参赛和表演的12支队伍,一半以上都是志愿者。如今农村的文化活动、公益活动,离开志愿者就唱不成戏。目前全镇人口1.7万人,志愿者就有1600多人,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一。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党员干部是“关键少数”,但他们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可谓不重。有了旗帜和标杆的引领,被感染者、被吸引者、被带动者,才能如江河永续。
34年坚持宣讲红军故事、传承红军精神的志愿者肖义伍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广场舞比赛现场,我见到了肖义伍。他今年69岁,是桂园林村的老支书,家族同当年的红军有割舍不断的亲情。
1935年,红军总司令朱德的警卫员,在习水县土城青杠坡战役中受伤,被转送到元厚,肖义伍的舅妈、舅舅冒死担起了救护任务。夫妻俩把伤员背到半岩烧炭的废窑洞里,精心照顾治疗二十多天。1975年,朱德女儿朱敏来元厚找到当年救红军的恩人,协调地方对肖义伍舅妈生产生活给予支持帮助,催促当地建起红军纪念碑。
舅妈、舅舅和红军的故事,像棵绿树长在肖义伍心里,而且越来越枝繁叶茂。几十年里,他认定一个道理:当年红军流血奋战就是为了老百姓今天过上好日子。共产党的恩情永远感不完,红军精神就该代代相传,让更多人在前进中得到动力。
肖义伍把发生在元厚和与元厚有关的红军故事收集整理起来,结合身边事身边人和身边的变化,向本地、外地党员、干部、学生、群众宣讲了几百场。仅2016年,听他宣讲的就有两万多人。
2013年,他被检查出患有膀胱癌、肾盂肾癌,去重庆做了两次大手术,但宣讲的事却从未停下来过。因为不但肖义伍是红军精神的传播者,他还带出了一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者红色宣讲队。参加这支队伍的前前后后有几百人,大多是农民和农家子弟。
肖义伍和他的志愿者宣讲队,讲红军故事,讲红色精神,句句都能戳着老百姓的心窝窝,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
为什么共产党和红军的恩情要世代铭记不忘?提起桂园林村今昔变化,肖义伍开门见山就讲“我有话要说!”
“解放前,桂园林村只能种望天田。解放后,村里建起20公里‘感恩渠’,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元厚龙眼营养价值和口味优于许多外地品种,这几年村里种了4800多亩龙眼,精品水果产业让桂园林村发展的路越走越宽阔。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前的1400元增长到10800元,475户人家,家家盖新房、吃不尽、穿不完,这样的光景哪个朝代见过?”
用农民的话说农民的事,听着新鲜,听了相信,听完当然要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着谁才能过上一天比一天更幸福的生活?
赤水市的同志告诉我,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党员干部有了可喜的“变”,提高认识,改变作风,真心投入。过去是穿上黄马甲就开展活动,当作一桩工作任务来完成,作法不接地气,群众喜不喜欢接不接受也无从知晓,像演员,像过客。现在却是真正入了角色,群众最需要什么,最反感什么,都要下细去了解把握。顺着农民的心路开展活动,开展一次活动就密切一次干群关系,农民当然愿意跟你学、跟你干。
肖义伍是赤水市党员干部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缩影。党员干部走在前面,携手与加强理论宣讲、扶持产业发展、丰富文化生活、革除陈规陋习、提升法治意识五项任务对应组建的“五大员”乡风文明指导队,在这片刚刚走出贫困行列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场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活剧。
当“主导”不易,做“主体”更难。因为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弄清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自身生活改变、农村农业发展、革除陋习淳朴民间之间关系有一个过程。活动伊始,他们往往是旁观者。
农民的事由农民来说才有说服力,农民需要农民来影响和帮带,农民的问题需要依靠农民来解决,农民志愿者才是留在农民身边不走的志愿者。为了发展农民志愿者队伍,让农民逐渐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赤水市画出了一张实现农民群众“五变”的路线图: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参与者变为爱好者,从爱好者变为传播者,从传播者变为志愿者。“五变”从思路到实践,都需要思辨的武器。市委一位领导拿出手机给我看自己构勒的一张图,图里可以看出决策者、指挥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轨迹。
“旁观者:教;参与者:聚;爱好者:乐;传播者:颂;志愿者:助。”“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聚、乐、颂、助五个字,既是引导者主动的作为,又是发生在变化者身上的效果。两两相加,就凸显出赤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发动农民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鲜明个性。
在元厚镇首届乡村广场舞大赛现场,见到了五星苗寨歌舞志愿队领队、村支书王乃兵。他说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志愿者,解决了多年解不了的难题。
五星苗寨是元厚镇最偏远的村,原来也最穷。现在家家户户住上别墅房;种茶,养殖乌骨鸡、生态猪、生态冷水鱼,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一些村民也沿袭了不良习惯,从早到晚都在喝劣质白酒,每年醉死两三个人的事,曾在村里多次发生。农民志愿者啃这块“骨头”,不讲什么大道理,就用唱歌跳舞的形式,让你想这些年有多大变化,将来变化又会有多大?干才会有变化,把时间浪费在不加节制的饮酒上,有多么可惜,既害人,又害己。身边人说身边事,能有不信的道理?知道自己要赚钱,要发展,时间浪费不起,好酒之风自然渐行渐远。
王乃兵透过村民开会之变,来看农民志愿者作用。过去喊开会,来的一半人是醉的,有人还来不了。现在开会,人到得整整齐齐,头脑都很清醒,生怕走失了发展的机遇。王乃兵向我们发出邀请,“六月六”苗族传统节日,村里要组织活动,展示五星苗寨全新精神面貌,到时你们一定要来感受一下哦!
社会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功不可没。从破解这类志愿者人数少、队伍小、活动散、系列性不强、项目单一、影响力小等问题入手,引领和吸纳并举,让他们实现既保留自己活动体系,又在更高层面参加活动的“变”。这样一来,工作面更大,认同度更高,价值更加提升,力量越来越大,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主流和骨干之喻也就不虚。
志愿服务本来已不是新事物,赤水市却在刚刚脱贫不久,精神脱贫凸显紧迫性,乡村振兴号角已然吹起的大背景下,真真切切把这道题目做出了新意。
紧扣建设自治、德治、法治新农村大环境主题,打造一支留在农民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赤水人正在谱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