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五个坚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
2019-05-30 11:14:12
  • 近年来,赤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行体制机制创新,严格“五个坚持",初步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8年,赤水市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中期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四、贵州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09亿元,增长11.5%,其中生态产业产值占比达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324元、12303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96%,成为中国首批贵州首个脱贫出列县。

    一、坚持生态优先,强绿色发展定力。一是生态立市。自撤县建市以来,赤水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立市"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基和强市之源,持之以恒跑出生态接力。2008年制定《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成为指导赤水建设现代生态经济强市的“纲领性文件"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督查通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等多项保障机制,历时8年于2015年获国家环保部专家组考核验收,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市。二是生态优先。始终将“生态优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前提,全面落实省委“四河四带”发展战略,在赤水河流域率先开展生态文明改革,出台《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制度,积极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考评机制,建立赤水河流域资源管理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行政执法、投融资等制度,生态优先发展将森林覆盖率在10年内从63.4%提高到82.77%。三是生态治理。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原则,坚决彻底治理污染项目。对引进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高耗能高污染、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和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关停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32家,涉及产值1.5亿元。实施赤水河流域10年禁渔行动,率先在长江流域赤水河段开展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138户207名捕捞渔民全部退捕上岸。赤水河赤水段珍稀鱼类达48种,占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的70%。

    二、坚持红线管理,强绿色发展质量。一是划“资源利用红线”。探索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总量控制和全面节约制度,按照“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要求,严格落实耕地、林地占补平衡制度,划定20113.2公顷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将占全市国土面积49.6%的林地划为国家公益林,25度以上坡耕地一律退耕造竹,通过国家退耕还林、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等工程,累计造竹80万亩,竹林面私达132.8万亩。二是划“环境质量红线"。按照市域空气质量必须优于国家II类标准、所有水环境质量优于国家II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噪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四类环境质量管理规定科学划定水、气、声功能区。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15座、湿地污水处理项目18个,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70余套、城镇垃圾压缩站19座,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部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农村垃圾收运率达91%,空气优良率达93%。三是划“生态保护红线”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生态红线考核指标等重点审计指标,围绕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赤水河流域划定保护区域,设立禁止开发区域,完成生态红线保护区勘界定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89.29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02%,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居全省第二。对赤水河流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保护,治理水土流失931平方公里,治理度达94.8%。

    三、坚持先行先试,强绿色发展创新。一是编制负债清单。按照“政府统筹、统计牵头、部门配合、分块负责”的思路,全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国家级试点,全面对土地、森林、水流等总量、构成、分布、价值及利用进行普查统计,填报资源缺项指标274项,查明土地资源存量185199公顷,林木资源存量144532公顷,其他林木蓄积122543立方米,水资源存量4638.2万立方米,建立资产数据库,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2018年,成功入围国家第二轮试点,缺失数据补充调查方案得到国家统计局推荐借鉴。二是明晰责任审计。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干部管理等方面研究编制离任审计事项,共梳理出审计内容90项、审计事项211项、审计细项412项,支撑审计事项需要的审计证据584项。聚焦“四型”巧种绿色生态产业,编制完成赤水市禁止和限制发展类项目,涉及国民经济5门类13大类18中类20小类。为国家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将生态保护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审计意见》指出的责任问题实行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主抓、分管领导负责承办。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问责。目前,已对2任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7名部门一把手"和21名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任中)审计。近三年累计查处各类环保违法案件70余件,59人(次)被责任倒查问责。

    四、坚持各方参与,强绿色发展行动。一是上下互动。出台《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规定》等文件,巩固水资源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登记确权、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成果。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搭建赤水河全息智能监测系统,提高科技管河治河能力,建立常态巡查督办机制清理取缔“三无”船舶48艘,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17起,责令整改企业45家,立案查处30余件。二是区域联动。与赤水河流域县市达成赤水河生态保护《赤水共识》,签订《仁赤习跨界流域环境保护联动协议》,促进河域环境保护和区域合作。按照“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治"原则,打破区划行政壁垒,先后与合江、古蔺等13个县市建立联动保护机制,执行联席会商、轮值轮守、监测预警、联动执法制度。目前,共计开展区域联合巡查执法30余次,查处破坏山体、水体、森林等违法案件13起。三是全民行动。将6月5日确定为赤水市“生态建设践行日"、8月2日确定为“赤水丹霞自然遗产保护日”。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建成丹霞展示中心、桫椤博物馆等生态科普设施并免费向群众开放,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开通电视问政、网上信箱、投诉举报电话等通道,收集群众反映生态环境线索问题,推动生态保护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五、坚持产业融合,强绿色发展效益。一是做大生态产业。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紧盯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标准化竹林、1000万羽乌骨鸡、1万亩生态鱼和1万亩花卉苗木“十百千万"工程,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年产值突破30亿元。大力发展纸制品、家具、特色食品药品、竹集成材、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建成生态循环工业园区5.5平方公里,160家生态工业企业建成投产,规模以上企业达79家,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二是做美生态城镇。确立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定位,全面严格执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大力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双修"工程,实施“燃气"利用、“污水”处理、“废渣"回收治理工程,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建成三十里河滨景观康养大道、严家河湿地等城市绿色景观。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1.67%,城镇居民生活和城市公交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打造特色示范小城镇4个,特色小镇2个,建成美丽乡村80个。三是做强生态旅游。坚持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规划同发展,利用“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长寿之乡"等品牌,,全力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拓展生态旅游开发、发展、合作、业态、承载“五个空间",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康养产业园、“中国恐龙岛"等康养生态产业项目建设。建成天岛湖、天鹅堡国际康养度假社区,吸引川渝等地5万余人常住康养度假,打造省级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5个。2018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7万余群众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营性收益。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赤水旅游22次。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